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📍World Tour 頂級職業車隊 生態觀察
這是 2025 世界職業車隊最殘酷卻最真實的對比。
2025 年的世界車壇,最吸睛的焦點無疑是 UAE。
兩支隊伍雖然副贊助商不同(ADQ × Emirates),卻共享「UAE」這個國家品牌,成功在一年內幾乎通吃兩大環賽,證明了國家力量在運動品牌行銷中的恐怖效率。
但在光鮮亮麗的黃衫與粉紅衫背後,許多傳統強隊卻陷入了財務困境:
車隊 | 預估年度預算(歐元) | 約新台幣 |
---|---|---|
UAE Team Emirates | 約 55–60 M€ | 約 NT$19–21.5 億 |
Ineos Grenadiers | 約 50 M€ | 約 NT$17.9 億 |
Visma–Lease a Bike | 約 50 M€ | 約 NT$17.9 億 |
Red Bull–BORA–hansgrohe | 約 50 M€ | 約 NT$17.9 億 |
Lidl–Trek | 約 40 M€ | 約 NT$14.3 億 |
Bahrain Victorious | 約 30 M€ | 約 NT$10.7 億 |
Jayco AlUla | 約 20–22 M€ | 約 NT$7.1–7.9 億 |
Cofidis | 約 24–25 M€ | 約 NT$8.6–8.9 億 |
Lotto Dstny | 約 15 M€ | 約 NT$5.4 億 |
*換算以 1€ ≈ NT$35.8 計
財務困境不只是「車隊管理問題」,它直接決定了車手的賽季規劃與職業壽命。
「準備大半年,一摔全報銷 - 這是 Filippo Ganna 在環法 2025 開幕站退賽後最真實的寫照。
在贊助環境緊繃的時代,車手的每一場比賽都是「曝光換生存」的賭注:
然而,這樣的贊助荒,對於尚未進入頂級殿堂的中小型隊伍來說,反而是一個罕見的機會。
UAE 的成功,不只是兩支車隊的勝利,而是一場國家品牌輸出。
他們用一件黃衫、一件粉紅衫,讓全世界在這一個月談論「UAE」。
台灣呢?
我們擁有全球最強的自行車產業、以「晶片王國」聞名世界,但在運動舞台上,仍停留在零散的產品品牌曝光。
現在,當贊助荒讓大門半開,
我們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?不只作為代工王國,而是用一支真正屬於台灣的隊伍,去名揚四海?
延伸閱讀: 環法2025|參賽隊伍
#GiroDonne2025 #TourdeFrance2025 #UAE通吃 #職業車隊財務真相 #台灣能嗎 ?